让 dnsmasq-china-list 分流列表跑在 windows 之用 C♯ 写 DNS 转发器

作者:V君 发布于:2021-12-12 4:48 Sunday 分类:我的应用

TL;DR for 立即想拿来用的人:[下载 |源代码 ]

命令行参数
 DnsForwarder.exe 默认DNS .CN域名DNS 配置文件
示例
 DnsForwarder.exe 192.168.233.233 114.114.114.114 c:\dnsmasq-china-list.conf
只在 Windows 10 环境下调试通过,不确保其他环境也能用…

简单扯一扯缘起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光是有了可靠的 DNS 还不行,直接使用会让部分国内网站变慢甚至打不开,这时候就只能上分流方案了。网上查到的都是用 dnsmasq 跑在路由器、linux、WSL上,没找到 windows 下直接能用的方案,那就只能自己造轮子了…

简单扯一扯开发感想

要做一个东西首先要确定理论上的可行性。我不想太深入 DNS 协议,先想到的是盲转发,也就是监听 53 端口进来的 DNS 请求,提取报文中的域名,然后原样转发到匹配的 DNS 服务器,得到响应之后再原路返回。那么就稍微啃了一下 DNS 的协议报文。从 DNS 报文中提取域名还算简单,简单 PoC 之后就适配到 dnsmasq-china-list 配置文件了。起初匹配表是个字典,键和值都是字符串,键是域名,值是 DNS 服务器 IP,载入配置文件之后观察内存占用已经将近 40MB 了,然后又抽空优化了一下把大量重复的 DNS 服务器改成查表,这下内存占用就下降了数 MB。UDP 的使用姿势也从无脑循环改为异步收发,对上游服务响应超时的情况也做了应对处理,及早释放资源。

标签: DNS劫持 软件开发 C#

评论(0) 引用(0) 浏览(764)

尝试手动制作 U盘 Win10 To Go 翻车了,不得不用开源的 WTG 助手(真香)

作者:V君 发布于:2021-11-26 13:37 Friday 分类:折腾手记

这次没有 TL;DR 直接开水

最近手里的 SATA SSD 有点不够用,想起有 WinToGo 这种把完整 Windows 安装到 U盘 的玩法,正好有闲置的大 U盘,虽然是 USB 3.0 但并没有通过认证,因此不能用 Win10 自带的向导。由于担心第三方工具可能会搞小动作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尝试着搞起来。

首先用 7-zip 解开系统盘镜像,然后直接走 UEFI 方式启动安装,符合预期的失败了,Windows 安装程序找不到驱动器。然后尝试用 7-zip 把 wim 文件解开,再用 bootice 编辑 efi 路径下的 bcd 文件,遗憾的是这种方式虽然能拉起 Windows 的 boot 过程,但进不去,在那儿反复重启。

最后只能找找助手之类的东西了,一搜就找到《WTG辅助工具 v5.6》最近(2021-10-23)才更新的,而且开放了源代码(这里再扯细一点发现它是用 C♯ 写的)。其中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它有个选项能跳过 OOBE,能直接以 administrator 登录。当年装 Win7 的时候可以手动跳过的 OOBE 过程,现在 Win10 不让跳过了。

这个开源的小工具没有让我失望,花了 40 多分钟把系统灌进 U盘 然后插到主板调好启动方式就能吃。启动时间不长,进入桌面之后需要静置几分钟,不然操作反应会慢,其他除了换主板需要重新激活之外,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大概是老坛酸菜的激活方式有问题吧,反正我也不会拿着到处跑。这下总算释放了一个 SATA SSD。

这次的内容好水,但也没办法,因为正在折腾的东西还没有结果,又到月底了,再不水点什么这个月就没存在感了,很慌,那就水一下小折腾……

次日更新:通过拜读其源代码,弄懂了跳过 OOBE 的原理。原来是通过 sysprep 应答文件 来实现的。

12-02 更新,去掉标题中的水字,加一些干货:用命令行手动解开 wim 安装系统。
dism /Apply-Image /ImageFile:Z:\install.wim /ApplyDir:C:\ /Index:1
将文件解开之后还得使用 bootice、bcdboot c:\windows /s c: /f bios(或uefi) 之类的工具将引导设置好,在把硬盘装进机器之后可以还在 PE 在系统盘根目录用 compact /c /i /s /EXE:LZX 命令压缩文件系统节省空间,完了之后检查 boot、EFI 目录如果被压缩则解除,避免引导文件被压缩导致无法启动。

标签: 系统安装

评论(0) 引用(0) 浏览(416)

用C♯访问共享内存(MACMSharedMemory)调用Afterburner控制显卡风扇转速

作者:V君 发布于:2021-10-26 20:25 Tuesday 分类:我的应用

TL;DR for 立即想拿来用的人:[下载 |源代码 ]

0) 确保 MSI Afterburner 正常运行
1) 一些命令行示例
◆ 显示全部显卡风扇转速: -q
◆ 显示第一块显卡风扇转速: -q0
◆ 将全部显卡风扇设置为自动:-sAUTO
◆ 将全部显卡风扇设置为全速:-s100
◆ 将全部显卡风扇设置为最低转速:-s0
◆ 将第一块显卡风扇设置为自动:-sAUTO -i0
◇ 无参启动会输出完整用法
X) 只在 Windows 10 环境下调试通过,不确保其他环境也能用…

扯一扯这次折腾的经历

〇缘起

我为啥没事要控制显卡风扇转速呢?我只敷衍一下说懂得都懂吧 _(:з)∠)_
原因这部分略过,在找到 MSI Afterburner 共享内存的方式之前我还尝试了许多不靠谱的其他方式,最终选择了小飞机。

①使用来自 guru3D 论坛别人封装库的尝试:有BUG啊

起初在咕狗上找小飞机的 API,然后就找到 guru3D 论坛上标题为
MSI Afterburner .NET Class Library》 的帖子,提供了一个加密混淆了的 .NET 程序集和一份文档。用起来感觉还行,读取全部显卡的风扇转速。 但是要设置风扇转速的时候它只能动前两块显卡,如果要设置第三块及以上的显卡,(不要问…),这个库会出现内存访问违规,也就是传说中的 Access Violation(AV)…… 由于这个程序集不提供源代码,那就只能自己实现了,况且 MSI Afterburner 提供了 SDK 示例,虽然是用 C++ 写的,但也能勉强读懂吧,反正只要能调整风扇转速就达到了这次的目的。

②自己照着 SDK 实现:还凑合

默认情况下 SDK 示例能在 C:\Program Files (x86)\MSI Afterburner\SDK\Samples\SharedMemory\MACMSharedMemorySample 找到。 主要看 MACMSharedMemorySampleDlg.cpp 就可以了。 整个流程大概分成四个阶段:连接、读取、修改、写入,读写的时候有个全局互斥锁,还有个 MACM 签名用来避免误操作,最后不要忘了释放资源。 结构体定义我就懒得自己重新扒 C++ 而是从《MSI Afterburner .NET Class Library》里面直接扒出来了,对外公开的数据结构没有混淆,也不能混淆 乂目

●结语

这只能称之为一个小作品或者小节目吧,还可以再扩展一下吧核心、显存频率引出来的,但是懒了 _(:з)∠)_ 其实是月底还没写这个月的博客,有点慌了w 因为要恰饭,所以就算是家里蹲,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一直想做一个自己的个人博客还在咕着 _(:з)∠)_ 忙完这阵子之后我想先深入了解一下 Blazor 然后尝试做个博客管理界面,至于前台嘛,为了方便互联网档案馆之类的场景,我决定还是做成全站伪静态,服务端渲染的页面。

★题外话(?)

对于不想安装小飞机又想用命令行控制显卡风扇转速的小伙伴,我这里有个方法能将小飞机强行精简绿化,最终的 7z 压缩包只有 1.2MB。 去官网下载安装包,然后用 7-zip 解开,挑出下面列出的文件,然后再修改一下配置文件 MSIAfterburner.cfgMSI Afterburner v4.6.4.16117 Beta 4
│  LogitechLcd.dll
│  MSIAfterburner.cfg
│  MSIAfterburner.dat
│  MSIAfterburner.exe
│  MSIAfterburner.oem
│  MSIAfterburner.oem1
│  MSIAfterburner.oem2
│  RTCore.cfg
│  RTCore.dll
│  RTCore32.sys
│  RTCore64.sys
│  RTFC.dll
│  RTHAL.dll
│  RTMUI.dll
│  RTUI.dll

├─Profiles
│      MSIAfterburner.cfg

└─Skins
        MSIModern.usf
配置文件内容[Settings]
Skin=MSIModern.usf
用这种方式需要自己打32、64位的 VC2008 运行库

标签: 软件开发 C#

评论(0) 引用(0) 浏览(501)

使用 grub4dos 实现高度兼容的 Windows 10 和 Ubuntu 双启动选择

作者:V君 发布于:2021-9-11 9:54 Saturday 分类:折腾手记

TL;DR for 高级玩家

1) 更新 MBR/PBR
2) 在对应分区拷入 grldr 撰写 menu.lst 配置文件
3) 重启,享受可选启动选择
x) 修改 default 指定默认选中项

为新手展开详细的操作步骤

①更新 MBR/PBR

我喜欢使用 BOOTICE 来更新 MBR 和 PBR,它的官网似乎挂了,得用搜索引擎找其他三方网站提供的下载。 本文撰写时找到的网站是 MAJOR GEEKS 这个页面还另外提供了32位的下载。 若这个网站无法访问,还可以用我下好的副本。 BOOTICE 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打开之后选中目标磁盘,点击更新主引导记录就能写 MBR。 我喜欢使用 NT6 的 MBR,它的策略是从激活的分区启动。 接着是更新 PBR,点击更新分区引导记录,目标分区选择活动分区,将类型更改成 GRUB4DOS,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版本即可。 在运行着的 Win10 情况下这个工具可能无法更新系统分区 PBR 这时候就需要用 Win10 安装盘或者其他 PE 来跑 BOOTICE 了。 (当然你有多台电脑也可以把硬盘插到另一台电脑上来写 PBR,我就经常这样干 乂目) 更新 MBR/PBR 这一步就完成了,现在电脑无法启动,会显示 No grldr,因为还需要把 grldr 放到活动分区根目录

②在对应分区拷入 grldr 撰写 menu.lst 配置文件

我们可以在 grub4dos 的官网或者 GitHub 下载 grldr, 本文使用的版本是 grub4dos-0.4.6a-2021-08-13 若无法访问官网或 GitHub,也可以用我下好的副本,这个副本只有 grldr 单个文件。 将 grldr 放到活动分区根目录就能手动敲命令行选择系统来启动了。 为了进一步偷懒我们可以在旁边放一个配置文件 menu.lst 来呈现列表界面,用键盘方向键选择要启动的系统,还可以倒计时启动选择指定的系统。这里提供一个 menu.lst 的示例(感谢Kirkx)。

timeout 10
default 0

title Windows 10
    root (hd0,0)
    chainloader /bootmgr

title Ubuntu
    root (hd0,1)
    kernel /boot/vmlinuz root=UUID=00000000-1111-2222-3333-444444444444 ro
    initrd /boot/initrd.img

这里要注意一下 Linux 内核参数的分区 UUID,有三种方法可以获取。分别是在 Linux 终端打 ls /dev/disk/by-uuid、在 grub4dos 命令行打 UUID、在 Windows 使用 DiskGen 之类的分区工具查看。 注意这里有个坑, DiskGen 提供的 UUID 格式和 Linux 内核参数的格式不一样,在最后一组十六进制的前4个字符之后需要加一个横杠才能使用,否则内核会告诉你找不到卷。 到这里就结束了,可以重启电脑,选择一个系统来启动了。

听我扯扯

最近搞来一台比较奇怪的机器,经过各种尝试最终确定下来它只能用 bootmgr 和 grub4dos 这两个引导器,其他(grub2、syslinux、……)的统统无法启动,会反复循环重启。由于需要在 Win10 和 Ubuntu 之间切换,那就把 grub4dos 用起来,弄懂了如何使用 grub4dos 启动 Linux ~

(两天后)回过头来悄悄吐槽 Ubuntu自带的 GRUB2 的配置文件好难读懂,明明一个 chainloader 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事情,为啥要写这么多行。老手莫笑,毕竟我年幼的时候也吐槽过为啥 SQLite 一个文件就能带走全家,为啥还有 SQL Server 这种要安装成服务的家伙。 格局小了哈

标签: linux 系统安装 Windows10 Ubuntu

评论(0) 引用(0) 浏览(671)

在 Blazor WebAssembly 中使用 Ace 代码编辑器

作者:V君 发布于:2021-8-1 15:02 Sunday 分类:折腾手记

TL;DR for 急着想要知道怎么用的人

[源代码、快速上手文档]

用爽了和不爽都可以回来听我扯扯

最近开始摸 Blazor 的 WebAssembly 前端项目,尽管早就知道有 WebAssembly 的纯前端版本,但那时候似乎还不太稳定的样子,那就等等再用,保持关注,然后最近就发现它似乎已经可以用了。想拿来试试手又不想太 HelloWorld 就得找点事情做,比如博客管理界面啥的。(终于不咕了么)

其实在 Blazor WebAssembly 之前我就一直都盘算着用 Markdown 来撰写文章了,用 Ace 代码编辑器,然后节流发回后端用 Markdig 渲染了再丢回前端呈现预览,现在可好,用 WebAssembly 方式可以把「原生」.NET 库在浏览器运行了,再有就是 Blazor 的组件化以及前端路由,看起来已经能摆脱 js 和 vue 的束缚,当然目前调用 js 库还是得自己写一点胶水代码,将来生态丰富了就不需要自己胶了吧。

那就先从移植组件开始,参考了 Lucky Seven 的如何优雅的移植 JavaScript 组件到 Blazor,一边对着 Ace 的文档引入目前所需的 API。

起初在 index.html 引入 cdn 脚本,后来发现可以用 import 关键字在脚本文件里引入外部脚本,只是要补充一下库基址。于是就搞起了模块化胶水(JSInteropC♯)。使用起来没发现明显的问题,至于性能嘛,前端工程是跑在每个浏览器的,只要不是反应卡顿,都可以忽略掉(❌),可以不太在意性能,把代码写的好看点,这有啥毛病呀(

不扯了,来点类似下集预告之类的吧。整合了 Ace 代码编辑器之后,当然就是搭管理界面的前端工程。找到了个简单易懂的栗子,原来前端路由拦截这么简单。好了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w

标签: 软件开发 C# 前端工程

评论(0) 引用(0) 浏览(553)

Powered by emlog 去你妹的备案 sitemap